document.write('
')初秋时节,天空湛蓝如洗,陕西省武功县河道社区青口村的田间绿意盎然,一派丰收景象。沿着村南的小路一直前行,一座新建的养殖场映入眼帘。推开朱红色的大铁门,院内干净整洁,养殖户郭成科正在给猪崽喂食。只见他左手提桶、右手抛食,一招一式都透露出庄稼汉子的勤劳与朴实,看着茁壮成长的小猪,喜悦之情全写在脸上。
眼前的郭成科,皮肤黝黑但精气神十足,很难想象,六年前的他曾是一位日子过得非常?j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生于1978年的郭成科,是河道社区青口村人,一直以来,家里经济来源单一,只靠他一人种地和打零工勉强度日,缺乏技术、没有致富产业成了制约他家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。2015年,妻子因疾病而撒手人寰,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,使这个原本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。两个需要读书的孩子靠他抚养照顾,使得他再也无法外出挣钱了,父子三人只能靠着村干部和乡亲的帮扶维持生计。
“怎么做才能脱贫呢?”正当郭成科迷茫时,镇村扶贫干部的到来给他带来了希望。扶贫干部通过了解得知,郭成科具有养猪经验,也有重新干起养殖业的念头,只是缺少资金支持。随后,帮扶干部很快为郭成科申请了产业扶贫资金,郭成科购买了几头种猪,采取自繁自养的模式,搞起了生猪养殖。
“春季是猪瘟的高发季,不仅要定期给猪圈做好消毒,还要给猪打针做好防疫……”说起生猪养殖的门道,郭成科如数家珍、头头是道。郭成科一直边养殖边摸索,不仅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,还经常利用网络找一些养殖的视频资料进行自学,自己的养殖技术也在学习积累中不断提高。经过精心打理,郭成科的养猪产业越做越大,最多的时候存栏50多头。2019年,郭成科共出售41头商品猪,除去饲料等成本,这一项就给他带来了7万余元的纯收入。
尝到甜头的郭成科,发展养猪产业的劲头更足了。2019年底脱贫后,通过多方努力,协调到了3.5亩养殖用地,于今年3月建成占地300平方米的养殖场。20天前,郭成科通过向亲朋好友借钱以及手中刚申请来的2万元小额信贷的资金,购买了60头仔猪,除留下10头作为后备母猪养殖外,其它通过育肥,预计年底净收入可达10万元。
在养殖道路上越走越顺的郭成科并没有放缓致富的脚步。随着周边村子肉鸡养殖的兴起,在养猪场建好后,郭成科很快以13元/只的价格,购买了700只肉鸡在旁边的草地散养。“发展肉鸡虽然见效快,关键还要靠技术。”郭成科说道。现在,说起肉鸡养殖,郭成科可谓信心十足。然而,起初的时候,他可没少碰壁。
刚开始,由于养殖技术欠缺,疫病防控没有做到位,郭成科养殖的肉鸡十几天时间就死了一半。这可把他急坏了。静下心来的郭成科开始四处学习技术,并找来相关书籍学习。随后,他及时调整了饲养方法,肉鸡的长势也逐渐变好。现如今郭成科的300只散养鸡,按每只100元计算,除去成本可获利2万元左右。
除了搞养殖,郭成科还在自家的3亩地里种植了苹果,一忙完养殖场的活,他就一头扎进地里,精心管理这些苹果树。养猪场的猪粪成了最好的有机肥,今年3亩苹果树全部挂果,估计有8000余元的收益。用郭成科自己的话说,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。也正是这股闲不住的劲,让郭成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每到“三夏”“三秋”大忙,他会利用自己家的旋耕机去周围村子犁地、播种、收割,赚取一部分生活费。在旁人看来郭成科太辛苦了,但他自己觉得,这样的日子才热气腾腾,心里才会踏实、舒坦。
如今,郭成科养殖和种植的技术越来越熟练。更可喜的是今年郭成科的大儿子郭奇凡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。郭成科说:“脱了贫让我卸下了心里的重担,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明白,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,未来我还要继续努力。”